美政府推新支付渠道“众筹还国债”被批:简直是个笑话 “简直是个笑话”——《新共和》杂志的这句吐槽,在7月26日刷屏后,成了美国财政部最新“创意”的最佳注脚:以后用Venmo给朋友转饭钱,顺手再给山姆大叔捐几刀,就能“帮国家还债”。听起来像恶搞,却是真的。财政部把1996年就存在的“Gift to Reduce the Public Debt”页面悄悄升级,PayPal、Venmo二维码直接摆上了Pay.gov,主播杰克·科比23日截图发推,网友当场笑喷:“这是把国债当小费?” 别急着笑,数据会告诉你什么叫“杯水车薪”。页面1996年上线至今,一共收到6730万美元,听着挺多?对比36.7万亿美元的国债,只够支付20分钟的新增利息;按每秒5.5万美元的膨胀速度,网站还没来得及刷新,债务就又涨了几万刀。彼得·彼得森基金会干脆算了一笔账:真想靠捐款清零,每个美国人得立刻掏10万美元——工薪阶层连房租都快付不起了,还替政府众筹?[^^] 更魔幻的是,白宫一边喊“大家救救急”,一边给边境墙、海外军援大把撒钱。国会刚通过的“大而美”税改+支出法案,未来十年还要再堆3.4万亿美元赤字;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25日直接警告:赤字若压不到GDP的3%以内,三年内美国经济就等着“心脏病发”。这就像家里房子着火,主人不去找水管,却端着牙签杯站在门口喊邻居救火。 当然,也有真捐的人。过去记录里,单笔百万美元的神秘金主出现过好几回,可惜他们再慷慨,也填不满政府自己挖的坑。现在把二维码塞进每个人的手机里,无非是把“财政纪律”四个字画成梗图,让普通人一起背锅。至于效果?推特热评说得直白:这点钱连给美债的利息塞牙缝都不够,还不如拿去给流浪汉买汉堡。 财政部这波操作,到底是真心求援还是政治作秀,评论区已经吵翻。你会为了“爱国”给36万亿的大窟窿添砖加瓦吗?欢迎留言聊聊你愿不愿意扫码献爱心。 信息来源: 中国青年报2025-07-28《美政府推新支付渠道“众筹还国债”被批:简直是个笑话》 证券时报2025-07-27《刚刚!美国财政部,重大决定!》 环球时报2025-07-28《美国政府在线乞讨,开通捐款渠道让国民“众筹还国债”》